28
2020/05
分享
簇拥在雪域咽喉的茶故事
发布时间:
2020-05-28 11:17
来源:
从塔尔寺出来,坐县级公交到多巴镇,那里有去湟源的大巴。
去湟源,一定要选公共交通,这样可以避免从高速上飞驰而过。走老国道,沿着湟水河谷,穿过或宽或窄的村庄与农田,两边隆起的高山彰显着古道之险。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解放后部队修建的,熟悉青藏交通史的朋友说,这条道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。那时候,一车车物资从这里运至藏区。
事实上,这条道已经通衢上千年了,从骆驼马匹到大卡车,见证了我们国家这一千多年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总总细节。第一个有组织成规模的从这里经过的就是唐朝时期的文成公主,她当时带着逾5000人的队伍,浩浩荡荡的从长安出发,那年她才16岁。一个16岁的少女,开启了唐蕃古道,成为两个地区,两个民族的情感纽带。
如今行走在藏族地区,大家对这一段和亲依然还津津乐道。大唐真涌动着一种穿越历史的大气象,那个时代在与周边少数民族部落互动中,给我们开创了很多新的思维,直到当下,我们还在借鉴那个时代的智慧。可能因为大唐本身就带有鲜卑族的血统,所以他们明白自己身上所附带的多元身份属性。对于传统汉族区域,他们是皇帝,对于西北草原部族,他们是天可汗。如今在中国政治生态中,往往领导人也具有多重身份,用不同的身份确定不同的权力主体与边界。
据说文成公主在湟源这个地方停留过,当地老百姓内心里是这样认为的。即便我们真的回到历史现场,这种可能性其实真的很高。从湟源再往前走30公里就到了日月山,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汉藏分界线。从甘肃沿河湟谷地一直到湟源,受潮湿的河谷气候影响,海拔也并不是那么高,因此还没有那种特别残酷的自然考验,但过了日月山就不一样了。
在过日月山之前,湟源是一个很不错的歇脚点。在湟源东峡乡下脖项村有一个石刻,上面刻着“海藏咽喉”四个字,那个石刻是清朝嘉庆年间西宁道鄂云布题写的。我在一个文史资料上看到过那个石刻的照片,此行也有专门去寻找。到了现场才知道,这个石刻在2004年的时候,湟源县政府为了美化城市环境,将这个石刻转运到了城关镇东大街街口的一个花园里。这个小插曲难免让人有点意外。
“海藏咽喉”确实是名不虚传的,唐朝通衢以来,这里就成为商贸、军事和外交的要冲,当然也是文化交融地带。自唐朝文成公主的和亲之旅后,这里就成了藏区各部族与中央朝廷联络的站点。宋朝时期,吐蕃都罗族大首领向宋朝贡马以换取茶叶,可惜西夏阻塞河西走廊,于是孱弱的大宋还是集结力量开辟了河湟通道。一时之间,日月山成为茶马古道的要冲。
元朝时期,河湟属西宁州管辖,明朝将西宁州改为西宁卫。在湟源修筑长城,在下脖项乡修筑关隘,将茶马古道建制化。确定西北纳马诸部,并由朝廷发放“金牌信符”作为官方凭证。金牌分为上下两部分,上号金牌交给纳马诸部,下号藏于内府。交易时,需要巡茶御史合符。明洪武三十年,朝廷制金牌41面,派曹国公李景隆将金牌下发给各卫属。其中河州卫下发了21面,纳马七千匹,西宁卫下发了16面,纳马三千匹。
到了大清雍正元年,蒙古亲王固始汗之孙罗布藏丹津胁迫丹噶尔地扎藏寺、东科寺僧人以湟源为据点发动叛乱。刚刚登基不久的雍正启用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坐镇西宁指挥。雍正二年,年羹尧发起了军事行动,历时十五天天,昼夜行军,追歼叛军,最终大获全胜。之后年羹尧坐镇西北,威名远播。雍正三年,年羹尧与雍正之间的芥蒂越来越深,终于在农历12月11日,雍正处死了年羹尧。雍正在打掉年羹尧集团的时候,给这位大将军罗列了92条罪状,分门别类为:
大逆罪5条,欺罔罪9条,僭越罪16条,狂悖罪13条,专擅罪6条,忌刻罪6条,残忍罪4条,贪婪罪18条,侵蚀罪15条
其中贪婪罪最后一条为令马起龙卖茶,得银九万九千余两。马起龙正是当年经营西北茶叶贸易的大茶商集团一员。在西北开战之初,马家就曾自告奋勇召集河西、川陕所有的马家驼队参与官军的后勤运输保障工作。在西北战事平定之后,年羹尧曾上书请赏,雍正为马家题写“永盛”二字,勉励马家茶号永盛不衰。年羹尧倒台之后,马家捐赠10万两白银作为西北军费,讲究现实主义的雍正就没再追究马家的罪名,同时继续让他们经营河西的茶叶生意。
雍正五年,朝廷按照年羹尧生前的构想,在湟源筑丹噶尔城。以此实现军事牵制、政治统治以及商业往来。如今在湟源,依然还保留着大半的丹噶尔城遗迹。马家茶号的生意在朝廷的保护下垄断了河西与河湟地区。1840年,鸦片战争爆发,马家又向朝廷捐赠了10万两白银。道光亲手写了一个“福”字赠送给马家以示表彰。光绪初年,左宗棠出兵西北,马家再次捐银10万两,同时将自己茶号的千峰骆驼交给军队义务运输。清末庚子年,慈禧西逃,马家又向朝廷捐银10万两,慈禧嘉奖说:“真不愧为一个大引商”。
可惜,庚子年之后,1900年至1905年,外国洋商开始进入河湟地区,参与中国内部的茶叶贸易。马家的茶叶贸易遭受了巨大的冲击。当时进入河湟地区的外商主要以英国、俄国、美国和德国为主。他们到河湟主要交换当地的羊毛,西宁毛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,外商运来茶叶等物质在青海交换,然后将羊毛运回天津。英商仁记的办公大楼如今还屹立在丹噶尔古城。
迈步在丹噶尔城,看着四面被雪山包围着的这座古老的小城,没想到虽处于如此偏远的腹地,但是也曾与历史上那些风云人物际会,参与了一些轰轰烈烈的大历史。沿着古城里的明清街区漫步,走到丹噶尔古城的城楼下,抬头望,城楼上写着“拱海门”四个字,落款是黄自元。远处的雪山草地在蓝天白云下如梦似幻,没想到,那么多的风云人物在这里都留下了故事,这其中还包括一个安化人。从嘉峪关到丹噶尔城,他的字亦如他家乡的黑茶,以浑厚有力的姿态雄峙西陲!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