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
2020/05
分享
为什么安化黑茶的故事都是大题材?
发布时间:
2020-05-04 15:58
来源:
茶文化这个词很复杂,说多了遭人烦。
但是当我们真正回到零售终端一线,别人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?你的产品究竟能给用户带来一些什么样的体验?你的产品价值在哪里?要回答这一些列问题,我们又只能将目光重新投射到茶文化上。
有时候走出去,我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研究茶文化,只能说对这一块比较留心吧!研究还真的谈不上。这是一个表现欲很强的社会,三分内容也得表现出七分的样子,和民国时期的那些老先生确实没法比。
安化黑茶白沙溪金堂专卖店的茶叙
阿城说,“文化”与“武化”是相对应的,“化”是一个过程,春风化雨的感觉。我们现在时常说起“茶文化”,没有说“茶武化”的。做茶,选择了文化的路径,很自然那就得是一个过程,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。茶适不适合“武化”呢?很显然是不适合的。安化山里早年间有“茶武化”的现象,很多年以后,那些往事也都会沉淀为文化的素材。武化不可怕,可怕的还是文化,春风化雨,那种在浸润过程中所储纳的力量可以给人以生的希望。
我非常敬佩那种真正选择了以文化路径去做茶的人,他们在用心理解茶的节奏,在细心的洞察用户诉求,在寻找诸多具体问题的解决方式。这让文化有了具体的诉求,不再是文本意义层面的泛泛而谈,拿到文化的母本内容,做更多自身所需要的内容改良。通过与产品有关的讲解到产品体验,再加上时间的累积,认知也如春风化雨般在大家的脑海中形成。
2016年,在中国人民大学听阿城老师的讲座
从安化出来,前后走访了很多安化黑茶的零售终端店,与经营者交流,感受最深的就是大家对于文化的刚性诉求。位于成都金堂的安化黑茶白沙溪专卖店里,济济一堂的四川人聊起了远在湖南的那个小县城。
店主姓彭,与白沙溪成都市场的服务商王栩在茶路上有比较深的交情。这种交情,其实就是相互认识的过程,从对人的认识到对茶的认识,认同是合作最重要的前提。
彭总在计划开店之前也去过安化,在白沙溪茶厂里接受了近一周的培训。彭总做茶,注重培训,在她的店里,前端是用来接待客户的,一个货架相隔,后面就主要是用来培训。我们在前端喝茶聊天,后面坐着很多人,在复习茶的相关知识,交流泡茶的技能。
我们坐在茶桌前,栩哥简单的向彭总介绍了一下我,然后我也向彭总介绍了一下近一两年关注安化黑茶的一些小发现。彭总表达了一下普通客户对于安化黑茶的感觉:安化黑茶给人传递的文化感觉太“硬”,就是产品故事讲述的都是一些大题材。回到小老百姓的生活,更多需要的可能只是细腻的小感动而已。这也正是我想在体验层面做更多尝试的初心。
讲安化黑茶的宏观故事,绕不开家国情怀,这几乎已经在历史上形成了一道风景。在晚清民国时期,茶叶在西北部几乎可以作为交换物资的一般等价物,所以朝廷在西北发放军饷的时候通常是不用银两,而是用茶。士兵拿着茶在草原上可以换到自己所需的生活物质,同时自己的日常生活也会喝大量的茶。军茶,从两宋时期活跃的茶马互市开始,就已经注入了一种国家命运的情节。从“王安石变法”到顾炎武的《天下郡国利弊书》,士大夫要指点江山谈论天下这个话题,就绕不开茶政。
和彭总在店里交流
我们知道,国家财政依赖于税收,封建王朝时代,如何征收财税,考验的是一个政治家的智慧。你直接向老百姓征收人头税,将引发较大的直接对抗,将财税隐藏在老百姓的一些刚需产品中征收,既不表现得那么明显的在掠夺百姓财富,同时也能有效的保障国家的财税稳定与规模量。春秋时期,管仲将财税隐藏在食盐里,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。两宋以来,由茶马互市榷场制造的大额茶税也成了一项重要的财税来源。茶叶在满足民族必需产品的同时,贡献了国家财富,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,全方位做了贡献。而安化黑茶,曾经就是这类茶叶的主体构成部分,谈及黑茶,联想到国家情怀,这是历史性形成的习惯语法。而这种习惯,本身就体现了“文化”的过程。
在茶叶进入这种南北对峙之前,我们看到更多的就是“武化”,辽金西夏与南北宋之间的战争就是“武化”,在冲撞之后,双方坐下来谈判,谈妥了需求,边关罢剑,开始通过贸易各取所需,这个过程就又变成了“文化”的过程。“武化”是短暂的,“文化”是漫长的,我们站在历史的宏观视角,看到的就是茶与家国天下。而当我们回到传统销区的一个个饮茶家庭的时候,看到的依然是一些具有感染力的细节。
草原毡房里,晨起的那一碗早茶。昆仑山下古村落里那些长寿老人床边倒扣的茶碗。祁连山下裕固族同胞祭鄂博的时候放在祭司手上的砖茶。时间太久远,路程太漫长,关于安化黑茶的更多感人细节,我们还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。
因此,于我而言,茶文化不是一个文本概念,而是连接着山河大地,连接着千家万户,连接着历史与现实的宏观面与细节点。
上一页
上一页